信息参考
解放军60年国防科技建设回眸
2009-09-28 [关闭]

自主创新,是中国这个时代的主旋律;自主创新,贯穿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国防科技建设的全程。

  《解放军报》报道,多年来,国防科技战线的科研人员清晰记得两个故事。

  1955年,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,陈赓问他:“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?”钱学森回答:“外国人能搞的,难道中国人不能搞?中国人比他矮一截?”

  1960年,前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,要撤回在华工作的全部专家。聂荣臻元帅来到导弹研究院,拍着桌子给科研人员鼓劲:“靠人靠不住,也靠不起。逼上梁山,咱们自己干吧!”

  60年风霜雨雪,60年辉煌历程。经过一代代国防科研战线工作人员的自主创新,富国强军,正一步步变为现实。

  中国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大国

  建国初期,法国著名科学家约里奥·居里,对即将返回祖国的中国科学家杨承宗说:请转告毛泽东主席,你们要反对原子弹,必须自己要有原子弹。

  中国需要和平,但和平需要武器。

  1950年,毛泽东一连3次观看军械部门组织的兵器展览。他说:无论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如何,都要搞国防工业的建设与军工生产。

  那是个一穷二白的年代。整个中国处于极度匮乏状态;那是个不懈奋斗的年代。一批风华正茂的科学家毅然放弃优厚待遇,纷纷回归祖国,成千上万的志愿军官兵还没来得及洗去上甘岭的征尘,便消失在鲜花的海洋中……中国人拿出了“当了裤子”也要自主创新的志气和勇气创造出神话般的奇迹——

  1960115日,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导弹在巴丹吉林沙漠腾空而起,准确击中目标;

  19641016日,中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,壮丽的蘑菇云似出鞘的利剑;

  1967617日,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,罗布泊闪射出比一千个太阳还耀眼的光芒;

  1970424日,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飞向太空,“东方红”乐曲随着卫星的游弋响彻寰宇……

  当一个民族真正要崛起的时候,是任何外力都阻挡不了的。事隔数年,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:“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、氢弹,没有发射卫星,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,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。”

  与此同时,在“两弹一星”研制者身上体现出来的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大力协同、勇于登攀”的“两弹一星”精神,成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力量源泉,开始在中华民族的热土上源远流长。

  中国跃上了新高度

  拥有洲际导弹,曾是解放军将士的梦想。

  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于1957年在苏联诞生,它的射程达8000公里;紧随其后的是美国“宇宙神”实用性洲际导弹,1959年成功发射,射程为9660公里。这两个数据的潜台词是:中国可以指哪儿打哪儿,大国之所以“大”的重要原因就在这。

  而当时,中国自制的火箭只能飞8公里。毛泽东听后说:“8公里也了不起,应该8公里、20公里、200公里地搞上去!”

  伟人的超拔气魄,极大地鼓舞着广大科技工作者。经过20年的努力,腾飞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。

  1980518日,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,飞越千山万水,奔向南太平洋海域。

  两年后的19821012日,中国第一枚潜艇水下火箭在东海破浪而出,直刺苍穹,准确击中目标。

  春风拂面,捷报频传。

  时隔两年,1984416日,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,并成功定点在36000公里的赤道上空。茫茫太空从此有了中国星!

  洲际导弹、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,当时被称为“三抓”任务,也有人把它比喻为新时期国防科技的“三大战役”。“三抓”任务的圆满完成,让中国在 “两弹一星”的基础上跃上了新高度。它带动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的诞生:我远望号船队开始远航三大洋;我航天测控系统日趋完善……中国科技工作者凭着不断提 升的自主创新能力,在世界军事高科技领域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!

  壮美飞天路中国创造

  载人航天,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与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。

  1992921日,在讨论审议中央专委《关于开展中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》时,江泽民同志说,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,这对中国的政治、经济、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。载人航天是综合国力的标志,要坚持不懈地、锲而不舍地去搞。

  就在那一天,中国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。

  从1999年“神舟一号”初样产品上天到“神舟七号”航天员出舱活动,中国载人航天在短短9年间实现了7次重大突破,难以计数的新技术、新创造在航天史上写下自主创新的新篇章。

  2008927日,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在“神七”航天员翟志刚身上。在北京航天指控中心,胡锦涛主席和大家一起凝神观看,等待中国航天员即将迈出的历史性一步。?

  1641分,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。“神舟七号报告,我已出舱,感觉良好。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、全世界人民问好!请祖国放心,中国坚决完成任务!”洪亮的声音在指挥大厅里回响。胡锦涛专注地观看翟志刚的每一个动作,并和大家一起鼓掌为他加油鼓劲。

  正是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亲切关怀下,中国航天人不畏艰险、团结拼搏、勇于创新,用智慧和汗水绘就了中国的壮美飞天路。

  “发射一次,前进一步”——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一次次雄辩地向世界证明:中国人民有志气、有信心、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道路上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。

  中国军队插上腾飞的翅膀

  武器装备是军事实力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。要么“矛”尖,要么“盾”固。纵观世界军备发展,无一不是在激烈的战术技术对抗中,实现自我否定和螺旋上升;无一不是在探索一代、预研一代、装备一代的层层递进下,实现不断更新。

  历史总是那么相似:真正关键的技术,是进口不来的,要拥有它,只有靠自己去创造!武器装备建设的进程又是那么相同:中国人仍然是靠着自己的智慧,为和平铸造利剑。

  在陆上,以新型武装直升机、新型主战坦克、大口径自行火炮、重型反坦克导弹、新型防空导弹和自行高炮为骨干的武器装备,形成了快速机动、立体突击的陆军装备体系。

  在海上,海军实现了舰载、机载精确打击兵器的升级换代和水下、水面、空中装备的协调发展。

  在空中,拥有了第三代轻型歼击机、第三代重型歼击机、第二代改进型歼击机以及战术运输机、新型歼击轰炸机、加油机、空降作战装备以及新一代近程、中程、中远程地空导弹。

  第二炮兵,基本形成了核常兼备、固液并存、射程衔接、战斗部种类配套的地地导弹装备体系。

  一批新型指挥控制、信息获取、预警探测和信息对抗装备已成为军队战斗力的“倍增器”。

  当今,以信息化为本质特征的新军事变革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大幕。《大趋势》的作者奈比斯特说:“在农业社会里,人们习惯于向后看;在工业社会里,人们注重现在;而在信息社会里,人们着眼的是未来。”

  国富兵强,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夙愿;风正帆悬,是全军将士开拓向前的巨大动力。未来路更长,挑战更艰巨,只要中国挺立潮头,自主创新,明天的钢铁长城将更加巍峨!

 
上海市股份公司联合会 Copyright © 2000-2008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1020864号-1
地址:零陵路635号爱博大厦3楼B座  电话:+86-21-64810204  传真:+86-21-64810324
邮编:200030  邮箱:shglh08@126.com,shglh08@gmail.com  技术支持:群海网络 有情连接:止水钢板 电动吊篮 水处理设备